馬來西亞總理:美國在東南亞已不敵中國,我們為什么要對強大的鄰國強硬?
【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據《金融時報》20日報道,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接受采訪時嘗試淡化外界對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可能會通過征收高額關稅造成亞洲長期經濟動亂的擔憂。他認為,只要撐過最初的沖擊后,全球貿易體系將繼續正常運轉。
77歲的安瓦爾表示,他曾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等領導人交談過,亞洲領導人雖有焦慮,但多數人認為對待關稅問題“不應過度負面”,“美國希望保護自身利益,但從長遠來看,貿易壁壘無濟于事,因為相互依存性很高”。
安瓦爾預測,特朗普上臺后就會出現“初期陣痛”,但之后“理智可能會占上風”。他說:“可以預期初期會有一些動蕩或不確定性,但在五六個月后,大家都會堅持自己選擇的路線。有太多的美國集團和企業對對外貿易和投資有著濃厚的興趣和依賴。”
他日前在倫敦發表講話時表示,在許多非西方人士看來,特朗普所展現出來的態度,比他的前任拜登“更堅定、更明確”,沒有傳達出“模棱兩可的立場或不確定性”。
不過,他提醒說,現在判斷特朗普是否比拜登更好共事還為時過早,“希望如此,正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說的,這是一種無畏的希望”。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視頻截圖
報道稱,安瓦爾同時指出,美國在東南亞的地位已不敵中國。
他認為,雖然東南亞與美國保持著良好的協作,但美國在該地區不像以前那樣活躍了,中國則更加積極,“我們派部長去他們那里,他們也派部長來”。
安瓦爾說,也許是受俄烏沖突的影響,美國對亞洲的關注度有所下降。“也許美國將注意力放在了歐洲地區,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一般的外交政策聲明外,他們已經降低了對該地區的重視程度。”
他稱,美國仍然是馬來西亞的重要投資者,但他歡迎中國近年來在基礎設施和其他領域增加投資。“對于像馬來西亞這樣的小型經濟體來說,增進與中國的(聯系)會更好。”
2025年,馬來西亞將擔任東盟主席國。當被問及在他領導下的東盟是否會像他的一些前任那樣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時,安瓦爾反問道,“我們為什么要強硬?我們與美國在許多外交政策問題上存在分歧,但我們希望它成為我們的重要盟友。同樣,對于中國,我不認為我們需要對一個強大的鄰國采取強硬態度”。
2024年是中馬建交50周年暨“中馬友好年”,兩國于1974年5月3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建交后,兩國關系總體發展順利。1999年,兩國簽署關于未來雙邊合作框架的聯合聲明。2004年,兩國領導人就發展中馬戰略性合作達成共識。2013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23年,兩國宣布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
馬來西亞第一副總理扎希德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200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伙伴。2024年1月至10月,馬來西亞與中國的總貿易額比2023年同期增長了7.6%,達到3961.4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6477億元)。馬來西亞從中國的總進口額增長了15.0%,至2429.8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3971億元)。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qzcuacf.cn/post/3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