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消息:他又要來中國了!美國,輸給了小紅書!200名以軍士兵站了出來
最近國際上發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事:
據參考消息網援引彭博新聞社近日報道,芯片巨頭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本周赴中國訪問多個主要城市。目前北京方面正對英偉達在華業務展開調查,華盛頓方面也在對該公司在海外銷售人工智能芯片實施新的限制。知情人士說,黃仁勛近日抵達深圳,參加一年一度的農歷新年員工慶祝活動。幾天后,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就將宣誓就職,開始其第二任期。知情人士說,黃仁勛還計劃訪問上海和北京。另一位了解他行程的人士說,他將于本周晚些時候飛往臺北。
黃仁勛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年度消費電子展上發表主題演講(資料圖)
報道指出,黃仁勛本次訪華行動正值英偉達面臨中美外交的緊張時刻。近期,美國白宮加強了對英偉達的 AI 芯片出口管控,實行了新一輪的限制措施,同時中國也正對英偉達展開潛在的反壟斷調查。據了解,英偉達此前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財報,其中顯示,其在中國地區的營收達到了 54 億美元。目前,英偉達并未對黃仁勛訪華行動作出回應,但其在媒體賬號表示,美國的對外出口限制將會削弱自身在全球技術領導的地位,并且還將阻礙全球的 AI 行業進步,同時也會傷害到美國的經濟。
報道形容,黃仁勛堪稱國際演講圈內最為忙碌的CEO之一,他仍然存在改變行程計劃的可能性,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會在可能的訪問期間會見中方官員。對此報道,英偉達方面的代表拒絕發表置評。去年1月,黃仁勛就有過類似的訪問行程,他當時曾到訪了英偉達北京、上海、深圳三處辦公室,參加中國區年會,這也是黃仁勛時隔數年首次訪問中國大陸。不過,當時他并未公開同官員們會面。而去年年底,黃仁勛也曾密集訪問亞洲,推動AI基礎設施布局。
第二件事:
據中國網報道,“大家好,我是來自美國的TikTok難民。我的中文不好,我正在使用翻譯軟件,希望我們成為好朋友。”“感謝你們讓TikTok難民在這里找到了庇護所。”近日,中國社交軟件小紅書在海外“一夜爆紅”。越來越多自稱“TikTok難民”的美國網友紛紛下載小紅書,甚至一度將其推至美國App Store下載榜榜首。在1月12日短短一天之內,在小紅書上關于“TikTok難民”的相關筆記數量就突破8萬條,瀏覽量更是高達4400萬。
2024年4月,美國總統拜登以國家安全為由簽署法案,要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在2025年1月19日前將應用程序出售給美國公司,或關閉TikTok在美業務。隨后,TikTok和字節跳動起訴美國聯邦政府,稱其違憲。2024年12月6日,聯邦上訴法院裁定TikTok法案符合憲法,維持禁令。2025年1月10日美國最高法院針對該禁令舉行了聽證會,是TikTok翻盤的最后機會。然而據美國媒體報道,多數大法官似乎傾向于維持禁令。至此,TikTok在美禁令正式進入倒計時。
Tik Tok(資料圖)
據外媒 The Information 今日報道,除非美國最高法院介入阻止禁令,TikTok 計劃于周日(1 月 19 日)全面關閉其在美國的應用。與其讓已經下載的用戶繼續使用,TikTok 選擇直接關閉應用,屆時所有用戶切身感受到禁令的影響。報道稱根據計劃,嘗試打開 TikTok 應用的用戶將會看到一個彈出消息,指引他們前往一個介紹禁令信息的網站。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TikTok 還計劃為用戶提供下載個人數據的選項,以便他們保留自己的信息記錄。
特朗普無法像 2020 年通過行政命令啟動禁令那樣輕易地阻止這一進程。在敦促最高法院暫停禁令時,他指出自己是唯一有資格參與這一問題的人物,因為他是歷史上最強大、最多產和最具影響力的社交媒體用戶之一。但社交媒體用戶本身無法推翻法律,因此如果最高法院拒絕推翻禁令,特朗普可以要求司法部在他返回白宮后不要執行該法律。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如果他能證明字節跳動正在推進剝離,他還可以將其實施推遲 90 天。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知名科技媒體《InsideEVs》當地時間1月14日報道指出,這兩天“TikTok難民涌入小紅書”的新聞引人關注,盡管美方動輒炒作所謂“國家安全擔憂”,但在Tik-Tok面臨封禁之際,這不足以動搖美國普通網民對于另一款中國應用程序的熱情。如果說他們離開的TikTok是一個所謂“半封閉花園”(母公司雖為字節跳動,但在美國獨立運營),而如今一頭扎進的則是一個完全“以中國化為導向”的軟件——小紅書,讓美國政府圍剿逼退中國企業的計謀,顯得“無比反諷”。
第三件事:
據環球網援引美聯社14日報道,約200名以色列士兵發表聯名公開信,呼吁在加沙停火。他們在信中說,如以色列政府不能實現停火,他們將停止戰斗。士兵們還表示,他們所表達的意愿只是“冰山一角”,希望更多人勇敢站出來。7名拒絕繼續戰斗的以色列士兵向美聯社表示,他們在加沙親眼目睹巴勒斯坦人被不加區別地殺戮,巴勒斯坦人的房屋被摧毀,有的士兵還被命令焚毀毫無威脅的民宅,還有以色列士兵劫掠、破壞民宅。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近日,在卡塔爾多哈進行巴以談判中,以色列罕見作出讓步,同意釋放大約1300名巴勒斯坦俘虜,換取哈馬斯釋放33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員。對這個情況,很多人認為,即將上任的特朗普發揮了很大作用,他提名的候任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已經趕到以色列,當著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的面,要求以方在1月20日特朗普上任前,與哈馬斯達成加沙停火協議。
以色列民眾在特拉維夫舉行集會,要求政府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接回人質(資料圖)
當地時間1月14日,以色列衛生部公共衛生司司長普賴斯表示,衛生部正在為接收即將獲釋的被扣押人員做準備。預計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正在談判的協議第一階段將有33人獲釋,其中包括婦女、兒童、老年人和受傷的平民,他們將在被關押一年多后返回。普賴斯表示,屆時接收醫院將確保這些人員在接受體檢和營養檢查時不受打擾,醫務人員也將長期監測他們的健康狀況。
另外,當地時間15日晚上,卡塔爾、埃及、美國發布聯合聲明,宣布以色列與哈馬斯就加沙地帶停火和被扣押人質交換達成協議。當晚,以色列方面確認了達成停火協議的消息,但需要安全內閣投票后來決定是否執行協議。不過,最新消息顯示,以色列指責哈馬斯違背協議部分內容,因此暫時不會就停火協議進行投票表決。以色列在此關鍵時點橫生枝節,究竟想干什么?欲將此協議順利執行,未來是否仍存在諸多變數?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qzcuacf.cn/post/34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