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開年上市公司理財新變化:存款類認購金額占比明顯下滑 券商理財占比躍居第二
財聯社1月8日訊(記者 高萍)今日盤后,新金路(000510)披露了購買理財產品到期贖回的公告。財聯社記者根據Wind統計,延續此前趨勢,上市公司投入理財的金額持續縮減。1月以來,截至發稿,上市公司共計斥資84.31億元購買理財產品,環比減少百億元。
其中,結構性存款仍是上市公司認購的主要理財產品類型,但占比下滑。另外,相比上個月同期,上市公司認購證券公司理財金額占比小幅超過銀行理財產品,躍居第二位。
具體來看,1月以來上市公司認購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通知存款等4個存款類產品金額約為76%,上月同期占比則為85%,降幅明顯。
就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而言,根據統計,1月以來,截至發稿,上市公司認購定期存款0.2億元,占比為0.24%,上個月同期占比則為1.7%;另外,1月以來上市公司認購結構性存款金額占比為73.87%,上個月同期占比則為77.85%。
近年來,銀行存款掛牌利率多次下調,結構性存款等執行利率也處于整體下滑態勢。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10月銀行整存整取存款各期限平均利率均環比大幅下跌,其中,2年以下期限均下跌超過21BP,3年期下跌最多,為25.4BP,5年期下跌23.6BP。
另外,同期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中間收益率為2.06%,環比下降7BP;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2.43%,環比下降4BP。
對于結構性存款仍是上市公司主要理財產品認購對象,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艾亞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對資金的安全性要求較高,其次是靈活性。結構性存款期限偏短、收益率一般要遠高于同期限的普通定存利率,比較受企業青睞。
相比較而言,1月以來,上市公司認購證券公司理財金額占比則明顯上升,較上個月同期占比小幅超過銀行理財產品。統計數據顯示,1月以來,上市公司共計認購證券公司理財產品9.48億元,占比11.24%;認購銀行理財產品金額8.42億元,占比9.99%。
上個月同期,上市公司認購證券公司理財產品金額則為5.1億元,占比2.74%;認購銀行理財產品金額21.11億元,占比11.33%。
從上市公司認購的證券公司理財產品來看,不少為收益憑證。有券商指出,收益憑證具有門檻低、期限靈活、個性化定制等優點。浮動收益憑證可以掛鉤權益、貴金屬、利率、量化投資策略指數等標的,條款設計靈活,收益結構多樣。尤其是在低利率環境下,靈活的浮動收益結構設計能夠幫助投資者獲取更高的投資收益。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qzcuacf.cn/post/3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