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怒了!發起“斬首”行動,烏軍14個旅打響絕境反攻,蘇34炸出死亡公路,反攻秒變送人頭
普京怒了!發起“斬首”行動,烏軍14個旅打響絕境反攻,蘇34炸出死亡公路,反攻秒變送人頭。
近期,俄烏沖突再次升級,雙方通過所謂的“斬首”行動相互報復。
據報道,烏軍的關鍵人物——“西部”集群指揮部的參謀長謝列茨,被確認遭襲身亡。
這個消息對烏克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為謝列茨在軍事戰略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這只是問題的表面。據報道,前線不僅僅是謝列茨一人陣亡。俄軍還對烏克蘭關鍵軍事基地“瓦西里科夫”機場發起了強烈進攻。
在這次襲擊中,俄軍動用了尖端的蘇-57和米格-31戰機,發射多枚“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導致烏軍指揮官卡爾波夫遇難。
面對這樣的局勢,很自然地讓人想起此前烏克蘭對俄羅斯進行的“斬首”行動。
例如,烏克蘭安全局曾成功暗殺了一名俄軍司令基里洛夫,使得俄羅斯大為光火,進而對基輔展開了大規模導彈襲擊,其中包括攻擊烏克蘭國家安全局的大樓。
此類報復性打擊已經成為俄烏沖突中常見的手段。
可以看出,如果烏克蘭繼續在俄羅斯本土發起類似行動,例如暗殺高級將領或科學家,俄羅斯必然會加大反擊力度。
盡管烏克蘭在某些方面似乎獲得了更大的戰果,但這并不意味著俄羅斯沒有能力反制。
為了應對潛在的內鬼問題,俄烏雙方都在加緊清剿各自內部的叛徒。因為大家都清楚,真正危險的敵人往往來自內部,一旦內鬼被清除,各種防御和反擊措施才能有效施展。
令人意外的是,對于這場彼此針鋒相對的“斬首”行動,西方大國如美、英、法、德等卻選擇了沉默,沒有像以往那樣迅速發表聲明或譴責,這種態度上的變化耐人尋味。
很快,烏軍14個旅打響絕境反攻。
根據德新社的報道,烏克蘭軍隊在1月5日宣布對俄庫爾斯克地區發起了一場大規模反攻。
這次行動動用了14個旅的龐大兵力,其中包括2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這一排山倒海的進軍聲勢極為壯觀,但也因此暴露了烏軍的風險。
烏軍以傳統的長蛇陣型推進,想要展示一種強大的攻勢,或許更是希望通過如此浩大的軍事行動向西方證明他們仍然有能力進行反攻,以便獲得更多的軍事援助。
在這場戰斗中,烏克蘭軍方投入了大量的全地形車和越野車,以求加快進攻速度。
此外,他們還采用航拍技術,實時記錄戰況,并及時將視頻和圖片上傳到西方網站,顯然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國際關注。
具體來看,烏軍的進攻主要沿著38K-004公路推進,目標瞄準俄羅斯的大索爾達斯克村、別爾登農場和普什卡諾耶村等陣地。
為了增強進攻效果,烏軍還部署了5個排雷分隊,并裝備了電子干擾車和專門防范無人機的網罩,以應對可能的俄軍空襲。
同時,他們也從美西方國家申請了情報支持,努力確保戰斗信息的實時傳遞。
然而,這次反攻卻被俄羅斯空天軍視為千載難逢的良機。一直以來,俄軍在空中打擊中面臨的一個大難題就是目標偵察,因為烏軍慣常深入戰壕,行蹤隱秘,給轟炸帶來不小的挑戰。
如今,烏軍大兵團直接開赴公路,一下子成為俄軍的“理想靶子”。
對于俄軍飛行員來說,這真是天賜良機。蘇34戰斗轟炸機、蘇25攻擊機、米8武裝直升機以及殲35戰斗機等多款先進機型紛紛出動,組成空中編隊,對烏軍的坦克和裝甲車輛展開猛烈轟炸。
有飛行員甚至興奮地表示,一枚導彈或一枚炸彈就能摧毀一輛烏軍坦克或者裝甲車,實現了“精準打擊”的目標。
不過,烏克蘭方面似乎在這次行動中準備不足。他們的攻擊分隊缺乏有效的防空能力,無力阻止俄軍的空襲,只能被動挨打,因此損失慘重。
俄羅斯國防部通報稱,俄軍已經成功擊退烏軍的兩輪反攻,并在戰場上摧毀了數十輛烏軍的坦克和裝甲車輛。
從流出的戰場視頻和圖片來看,烏軍的車輛殘骸散落一地,道路滿目瘡痍,局面相當慘烈。
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顯然心情焦慮。據悉,澤連斯基還未接到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就職典禮的邀請。
這一細節引發了外界對澤連斯基近期決策的諸多猜測——有人認為,正是由于外交上的挫折,澤連斯基才急于在軍事上有所突破。
然而,這種急切的反攻行動在許多人看來無異于“送人頭”,令俄軍輕松消耗了烏方的重要力量。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qzcuacf.cn/post/29508.html